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百度
2
1
3
习近平
4
上海
5
今日热点
6
1'"
7
百度傻逼
8
x博士
9
付鹏
10
@人格志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百度
2
1
3
习近平
4
上海
5
今日热点
6
1'"
7
百度傻逼
8
x博士
9
付鹏
10
@人格志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故意按摩让女生“产生欲望”后发生关系,算性侵吗?
天佑开麦再赞阿哲!阿厦爆瓜老爸三亚看阿哲!阿哲开干多元赛!
夺人气票!爆阿哲拉菲聊天记录!旭旭宝宝被封,@阿哲!怒斥官方权限双标!
老塔申请强制执行,小白龙被限高!主播要账晨一,遭警告冻结!
哲家没面子!俊雅呆呆爆骂某主播,主播现场致歉阿哲!美人哥豪刷俊雅!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陈日亮:语文阅读教学的“教”与“不教”
追梦教师袁建国
2024-03-18
更多教师成长精彩内容,
请点击阅读
课前、课中、课后的72条课堂教学建议
特级教师蒋军晶:给作文困难户的10个技巧
对学生或者自己的孩子,有时候契机比方法更重要
于永正:学好语文,就一件事!
上公开课的10个“坑”,老师们千万别踩
从新手到名师的备课策略
薛法根:教学如何从模仿别人走向创新?
储朝晖:走好教师职业生涯道路的六个关键要素
“数学王子”张齐华的魅力来自哪里——名师成长系列(4)
语文阅读教学的“教”与“不教”
(文章发表于《福建基础教育研究》)
一、 教学生未知的或貌似已知而其实未知的,不教已知的和浅现的。
如何知道学生已知、未知或浅知的呢? 有两种办法,一是通过对话或测试。
比如今天上午的两篇课文《种树郭橐驼传》和《宇宙的未来》,问问大家两句话让学生解释下它的意思,就能知道一篇课文的基本“学情”。
再一个是靠教师的推测。
我们如果读起来有困难,恐怕学生一般也会有。
了解学情非常重要,一篇课文如果你不了解学生需要你帮助他做什么,这堂课便成了全是“我认为”“我要这样”的主观设计,学生可能就很茫然。
所谓“不教浅现的”
,就是意思已经十分明白的,
比如杨绛写老王做的那几件事
,文章里写得清清楚楚,为什么还要到处去“找”? 浅现不是浅显,浅现是已经在文字上呈现出来,摆在那里了,一般读者都能看到的。
再说《故宫博物院》
,写建筑群的分布和参观的顺序,作者已经说得很清楚了,这是明摆着的“事实”。是不需要教的,只要识记就行。当然,当你发现有些学生没有预习,不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的时候,也可以提问一下的,但这毕竟是面向少数,不需要花时间去向全班提问。那么需要教的是什么呢? 就要集中在文章是怎么体现故宫的宏伟和壮丽等特点的。可以选择太和殿作为重点,让学生发现作者按这样的顺序说明是什么道理,等等,这就是教技能和方法了。
据介绍,美国有些州在课前会制作一种叫课堂正式观察前的准备工作表,每个老师必须把工作表完成后才开始上课
。
教师有十项准备的内容,我这里只讲这几项:
一是教师必须对该班学生进行简要的介绍
,让听课的人了解这些学生的相关情况。
二是更重要的,需要说清楚该课的教学目标
,即学生在这堂课上将会学到什么,学生上完课后获得的学习经验是什么。而我们的教学目标常常是“我的教学目标”而不是“学生的目标”,学生是否能达到目标,教师往往是不考虑的。我们今天这两节课,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? 学到的东西是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? 为什么这些目标是适合这些学生的呢? 这是需要对照一下的。
此外,还有怎样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来
,
还有反思教学目标是否都达到了,以及如何测试学生是否已经达到目标
,等等。
国外的教学真的做得非常仔细,可是我们却没有,大多数是凭主观设计,学生到底有没有学到教师并不知道,等到考试的时候才来发现问题,考试和教学的关系变得稀里糊涂,语文课的低效率就低在这里: 教与学脱离。
关于这个问题,孙绍振教授的批评是很尖锐的,他说
:“自然科学或者外语教师的权威建立在使学生从不懂到懂,从未知到已知,而语文教师,却没有这么便宜。他们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,而是自以为是的‘已知者’。如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,将已知化为未果不能从已知中揭示未知,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,让他们恍然大悟,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……数理化英语教师的解释,往往是现成的,全世界公认的,而语文教师,却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作独特的领悟、探索和发现。不能胜任这样任务的人,有一种办法,就是蒙混,把人家的已知当作未知,视其未知如不存在,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,将人所共知的、现成的、无需理解力的、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,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,自我迷惑,愚弄学生。”
我经常观察学生听课的现象,我坐在教室后面,发现有的学生听着听着就伏在桌子上,脖子就变短了,有次甚至发现一个学生没了脖子,趴在桌子上休息去了,只能看见他的两肩。过去拥有“教参”是老师的专利,学生没有,现在学生都有了,老师讲的都是“教参”里的东西,学生听课还有什么劲呢?
二、 教文本的语言形式,不教思想内容。
这是我斗胆提出来的,现在语文界恐怕都没人敢这样说的。你们也许会问,
思想内容怎么能不教呢?
我的问题是: 既然作者已经写出了思想内容,为什么还需要我们再去“教”给学生? 我们能比作者说得更好吗?
所谓思想内容不需要教,是说不要再去阐释
。比如霍金《宇宙的未来》,霍金已经把宇宙的未来说得这么清楚了,我们还有必要替霍金去解释吗? 即使去解释,也不应该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事,我们不可能比他解释得更好。
人教版的《语文》必修5有一篇《说“木叶”》,教学内容可以有三种选择:
1.赏析作者列举古诗人写“木叶”的名句。
2.理解古诗人创造“木叶”意象的艺术奥秘。
3.揣摩作者解说“木叶”意象的语言表达方式,领悟文章严密条畅的思维逻辑。
第二点和第三点是什么关系? 第二点是内容,第三点是形式。第二点内容全在第三点里面。只有把作者如何解说“木叶”的逻辑和特点教出来,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意象、奥秘。
大概五六年前,福建省普教室举办第一届高中青年语文教师技能大赛,参赛的课文是预先布置指定的,福州一中陈海滨老师教的《说“木叶”》获得了一等奖,比第二名高出十几分。他就是侧重在教语言形式: 不教“木叶”,只教怎么“说”。后来他在《语文教学通讯》上发表经验谈,就专门谈这个“教”和“不教”的道理。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受形式规限的,离开形式,没有内容。内容就在语言形式中,形式即内容,这是我一向的观点。凡是离开形式去解说内容,都是背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。
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“把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讨究”,我认为这句话比起语文课标里的任何一句都来得重要
,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座右铭。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来个“战略重点转移”,转移到语言形式的教学上来。这个语言形式不是静态的语言知识,而是教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、方法和习惯。
三、教阅读方法,不教写作方法。
我们经常会在语文的阅读课上教写作方法,比如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,景物描写的正面侧面、从近到远、渲染衬托,还有什么伏笔铺垫、论点论证等等,这些写作方法,统统应该放在写作课上去教。还有教师教完一篇课文,就立马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,也来写一写,其实也绝无必要。模仿写作不是说写就能写。
写作课可以把课文当例文,但阅读课不能布置这种所谓的“读写结合”来干扰阅读
。阅读课只教怎么读,不教怎么写,当然可以从作者“怎么写”去悟得“怎么读”,只是不要把它归纳成写作方法来作为教学内容。过去我们常这么做,现在看来是不对的,这是目标任务的混淆。
我们不妨再看看孙犁《芦花荡》的一个教例。
小说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:
夜晚,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,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,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,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。到这样的深夜,池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,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。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,目标好像就是天上。
有的教师做这样的解读:
“敌人”“炮楼”,点明了环境的气氛,而“星星也像浸在水里。而且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”,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。星星倒映在淀水里,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,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,因而给人以“要滴落下来”的幻觉。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,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!可是,敌人侵占着我们的大片国土,在这美丽的苇塘四周,敌人的炮楼林立,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……
可见他的教学目标一个是思想内容,一个是写作方法。
如果是从阅读方法和习惯着眼,在语境里咬文嚼字,就当如此思考:
作者是在写令人赏心悦目的优美自然环境吗?“浸在水里”的“水”是什么水? 它不是芦花荡里的水,而是“天空”的水啊! 天空怎么会有水?小说写的是芦花荡的抗日斗争故事,芦花荡在白洋淀里,这里是水乡,水波千里,水势浩淼; 时令正是夏天,荡里一片汪洋。水是这里天然的地理环境,也是战斗的优越环境。在芦苇荡里,军民们依靠水和芦苇掩护了自己,阻击了敌人。水和芦苇也成了日寇最害怕的“敌人”。作者所写的景物,并不是一般人见到的风景,而是敌人眼里的风景,是“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”“呆望”着的风景。那风景是“阴森黑暗”的,可见敌人有多么害怕。接着作者就写“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,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”。分明是说,地上有水,天上也有水,浩荡的水已使敌人陷入了灭顶之灾。
对比一下,就可以发现上面这位教师的解读出现了很大的偏差。我后来查了一下,才知道他的解读是搬用“教参”里的作品分析,而这个分析明显是错误的。我想说的是,教师要审视教参,敢于质疑教参,要把“教参”转化为学生能理解、对学生有说服力的内容,不要像那位教师一样对作品题材(比如“革命”) 有着某种解读的思维定势,对自己的独立解读一定要有自信,不要总是“他信”; 也不能老记着这样那样的写作方法,一味往课文里去套。
一节语文阅读课的目标任务,王荣生认为就是“从读得懂到懂得读”。
具体说有三点:一是读不懂的使他读懂,二是读不好的使他读好,三是不喜欢的使他喜欢。
这三点无非就是要求读得准确、精到和感到兴趣。
这是阅读的效果,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“使他”的过程中,明白读书的正确方法和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。
德国的歌德说:“内容人人可见,意蕴须经一番努力才能找到,形式对大多数人却是一个秘密。”
我国明朝的吕坤也说过同样意思的话:“
见见非难,而见不见为难。此举世之所迷,而智者之所独觉也。”
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解形式之秘,破不见之迷,成为语文教学的智者呢?
朱熹说:“读书,须是看着那缝罅处,方见得道理透彻。若不见得透彻,无由入得。看见缝罅时,脉络自开。”
所谓“缝罅”就是文章里的差异点、矛盾处,不合常情、有悖常理的地方。例如前面提到的《芦花荡》,天上星星怎么会浸在水里? 这就是“缝罅”。发现之后就叫提出问题,进入分析,从而把课文读深读透。
最后我总结一下,我们教师在一篇课文“怎么教”上总是花了太多的心思,却没有意识到“教什么”永远比“怎么教”更重要。
语文究竟应该教什么呢? 语文既是教形式的,也是教内容的,但归根结底是教形式的。上个世纪一批语文教学改革的先行者,总结出一条规律叫作“因文悟道,因道学文”,即从语言形式进入内容,然后还要回过来再从内容到形式,得走过一个来回,而且是不止一次的来回,总归要回到“学文”: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。阅读教学就是要在“形式——内容——形式”的不断反复往返的过程中增进语感。前人所谓“好书不厌百回读”,也就是这个意思。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认清和解决好语文课“教什么”的问题,才有可能走出长期以来高耗低效的语文教学困境。
谢谢大家。还望予以批评指正!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轻触阅读原文
追梦教师袁建国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